投实消息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到十三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个百分点左右,力争到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5%左右,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力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万亿级产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先进材料等3个产业规模分别达到亿元,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4个产业规模均超过亿元。到年,培育形成家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20家以上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规划》提出强化投融资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设立总规模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创业;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绿色金融等创新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对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优先列入省、市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土地指标、环境容量指标,优先协调煤、电、油、气、宽带等要素,加强运输等相关保障服务。
此前,年1月3日,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经省政府批准,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由我省最大的综合性投资公司河南投资集团发起设立。基金采用“1+N”的母子基金模式,母基金亿元,子基金规模不低于亿元,形成千亿级基金规模,重点将投向我省“10+8”战略性新兴产业。点这里查看《母基金亿子基金不低于亿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成立》
那么关键来了,河南省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投向何处?《河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领域为重点,力争在新型显示、大数据、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通信网络枢纽
力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万亿级产业
在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加快建设高效泛在的信息网络设施,大力发展高端智能信息产品,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发展战略,力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到0亿元。
加快建设高校泛在的信息网络设施,深入推进“宽带中原”建设,打造高带宽智能化光纤宽带网络,鼓励通过多种建设模式推进城镇热点公共区域、高流量业务区WLAN(无线局域网)覆盖,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通信网络枢纽。加快推进卫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促进北斗、高分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在政府决策、行业管理中应用卫星。
加快推进郑州、洛阳国家级大型数据中心枢纽建设,优先布局电信、互联网、金融、证券、保险、物流等国家和区域后台服务中心,共建中部数据汇聚交互基地。大力发展高端智能信息产品,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打造集研发设计、整机制造、配件生产、软件开发、手机销售于一体的智能手机产业集群,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手机研发生产基地。培育壮大信阳、南阳等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推动电子商务大发展。加快郑州、洛阳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等建设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大力推广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生产制造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重点开展交通物流和农业粮食大数据创新应用,建设国家交通物流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粮食大数据创新应用先行区。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生物种业集团
重点加快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推进生物农业规模化应用,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力争生物产业规模达到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提升中药现代化水平,培育豫药品牌。支持骨干企业为龙头,建设集种植、精深加工、商贸流通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链;积极发展生物创新药。针对重大疾病和多发疾病,大力推动基因工程药、新型疫苗药物、生物诊断试剂等创新前沿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生物制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推动便携式医疗器械、医用耗材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提升具有优势的小麦、玉米、牛、猪、鸡等育繁推一体化能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生物种业集团。
积极发展新型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兽用疫苗等绿色农用产品,实现规模生产与应用,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积极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加快基因技术应用示范平台建设,推动基因检测技术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应用,积极发展细胞治疗技术,建立临床应用级别、种类齐全的干细胞库。
建成全国重要的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方向,重点发展先进机器人、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装备和增材制造装备、人工智能等,加快突破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制造瓶颈,推进产业化示范应用,力争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达到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建设智能机器人可按中心。智能巡检机器人等项目,建成洛阳机器人产业基地,支持郑州、许昌、安阳等地发展特色机器人产业。
航空航天装备方面,重点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加快发展航空航材制造及维修产业。依托安阳、上街通用航空试验区,加快发展通航飞机制造及维修产业。依托洛阳、信阳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基础,加快推进洛阳航空光电产业基地、信阳航天航空紧固件和特种装备产业基地、河南航天液压气动元件技术研发中心及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产业,推动北斗导航和高分在重点领域部署,以应用促进北斗导航和高分产业发展,建成研发、生产、应用服务产业链条基本完善的产业集群。
力争新能源产业规模达到0亿建1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加快壮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力争新能源产业规模达到0亿元,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0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基地,重点推进洛阳锂电子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建设,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国内最大的锂电子动力电池产业化基地。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跨越提升,推进与东风集团、奇瑞集团、海马汽车集团等企业深度合作,扩大新能源汽车产量,建成国内重要的新能源客车、纯电动乘用车制造中心。加快发展便捷智能充电基础设施。在公共服务区域、居民区与单位加快配建充电桩、城市充换电站、城际快充电等设施,大力发展“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提高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十三五”期间要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座、分散式充电桩10万个以上,满足超过35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重点发展高端合金材料、新能源电池及电子信息材料
加快培育巩义、洛阳、鹤壁等产业集群
以超轻化、合金化、专用化、高性能、绿色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高端合金材料、新能源电池及电子信息材料,提升超硬材料、尼龙材料发展优势,积极发展新型功能材料,研发石墨烯、3D打印材料、纳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提高先进材料供给能力。力争先进材料产业规模达到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高端合金材料产业基地。
积极发展超导电缆、电子信息铝材灯深加工产品,加快培育巩义、洛阳等产业集群。积极发展钛合金、高强合金钢、高温合金等增材制造合金材料,培育形成鹤壁、洛阳等产业集群。
力争数字创意产业规模达到亿元
加快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鼓励对艺术品、文物、古迹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特色文化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加强数字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等建设,丰富数字创意内容产品。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3D打印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等领域的融合应用,鼓励发展网络协同设计、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3D在线打印等互联网设计新模式。
六大重点工程
产业集聚发展工程: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载体,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核心区。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与核心区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格局。
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在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建设3家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重大技术创新专项工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力争突破一批带动性强的关键技术,推进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化。
新技术新业态示范工程: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智能制造、智能微电网、卫星应用等领域,选择一批重点项目、典型企业、重点区域开展试点示范。
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实施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筛选一批主业突出、关联度大、创新力强的骨干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壮大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
由于篇幅限制,以下内容有部分删减,儿童白癜风发病原因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