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体系展望广州未来5年愿景四梁八

广州市番禺区创新科技企业协会简介广州市番禺区创新科技企业协会成立于年,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以“政府助手、市场推手、企业抓手、服务强手”的市场定位,“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企业经济与社会综合效益”的目标,努力办成一个能为科技企业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行业协会,成为创新科技企业之家。

过去五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由年的1.24万亿元提高到年约1.95万亿元,年均增长9.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实现新跨越。三次产业比例由1.6:36.9:61.5调整为1:31:6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从48.4%提高到年的51.3%。

成绩背后,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的“双轮驱动”布局,让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大步向前。目前,广州已形成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交通运输、汽车、石油化工、电子、电力热力生产供应、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有力支撑全市经济发展。

广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建设若干在全球、全国排前列、叫得响的产业和项目,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形成四梁八柱更加稳固的产业支撑体系。

产业面面观:

四梁八柱:抗冲击有韧性

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必须有所担当,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就对站在新起点上的广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更高层次更大格局谋划广州发展。主动从全球城市体系中找标杆,从国家大战略和区域发展中找动力,从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中找机遇,面向全球集聚高端资源。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建立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稳固支撑广州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

何谓“四梁八柱”?在建筑学上就是支撑性的结构,在经济学意义上通常指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体系。李克强总理对此曾有一段生动的阐述:“中国产业类型多样,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业不兴那业兴。中国经济的支撑并非独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韧性”。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张强这样阐释:“四梁八柱具体说来,就是形成产业梯队,比如,顶端是支柱产业,第二层是大力培育的主导产业,第三层是新兴产业,每一种产业的生命周期是错开的,互相补位。当其中一两个支柱产业的生命周期结束后,下一层的主导产业可以补位。这样,当某一个支柱产业的下滑,就不至于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大滑坡。”张强认为,广州应该构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结构体系,既要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还要有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先进制造业。

双轮驱动:目标“三个70%”

未来五年是广州发展的黄金期、窗口期、机遇期。根据党代会报告描绘的蓝图,为全面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任务,在未来五年里,广州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预计至年达2.8万亿元,向3万亿元迈进,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7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7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70%,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基本形成。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占GDP比重70%,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70%。广州目前三次产业比例为1:31:68,比较接近第一个“70%”的目标,距离第二个“70%”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但在全国来说,两个指标均已进入第一方阵。以年为例,广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亿元,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59.7%,比年增长53.7%,年均增长9.0%,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已基本确立,但离本次党代会确立的第三个“70%”还有约10个百分点的距离。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是驱动广州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也可以视为扛起广州经济的“大梁”,日益壮大的产业集群则可视为广州经济的“顶梁柱”。

目前,广州已形成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交通运输代表了现代服务业,汽车、石油化工、电子、电力热力生产供应、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则代表了先进制造业——在广州的经济版图里,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已成并驾齐驱之势。

先进制造业锻造“制造强市”

工业门类齐全、总量规模巨大,让广州具备了迈向“制造强市”的天然基因。在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广州就拥有35个,是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拥有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产品、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力和热力生产及供应5个超千亿级的产业,超百亿级的产业有船舶、冶金、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烟草、医药等多达21个(不含千亿以上)。

创新驱动大潮助推,广州的产业结构正加快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亿元,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59.7%,比年增长53.7%,年均增长9.0%,以先进制造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基本确立。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亿元,比年增长75.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1%,比年提高4.6个百分点。今天,广州6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有技术研发机构,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家。

传统制造业依旧势头强劲。广州汽车、船舶和消费品工业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是全国三大乘用车生产基地之一、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以及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去年,广州汽车产量万辆,汽车制造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广汽集团入围世界强。船舶工业总产值亿元(不含军工企业),占全省的70%,建造能力达万载重吨/年,单船造船能力突破30万吨以上。消费品工业总产值亿元(含日化和消费电子),占全市工业的30.8%,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个、省级工业名牌个,集聚了珠江钢琴、珠江啤酒、电池、双桥味精、虎头电筒等一大批享誉中外的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名牌。

现代服务业撑起“现代商都”

加快“千年商都”向“现代商都”跃升,是本次党代会报告的一大亮眼之处。在商贸业升级转型的路上,广州贸易新业态发展迅速,今年1至11月跨境电商进出口亿元,增长92%,规模居全国各试点城市首位。保税物流进出口亿元,增长22.2%。在内贸流通上,今年1至11月,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亿元,同比增长9%。截至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28年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占广东省的1/4以上,人均全国第一。预计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年增长约80%,近千个专业批发市场的影响辐射全国和全球。在外贸地位上,今年1至11月,广州外贸进出口.4亿元,增长2.2%,增速高于全国(-1.2%)、广东省(-0.1%);其中出口.7亿元,增长3%;进口.7亿元,增长1%。预计年全市外贸出口额比年增长约41%。外贸结构的不断改善,也体现在民营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的大幅上升。

被视为广州“短板”的金融业近年也有了长足进步。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6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广州GDP的9.09%,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金融业已成为广州第五大支柱产业。《广州市金融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指出,到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2%以上。科技金融成就在广州凸显。年至今,已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家,累计达家,新增挂牌数及挂牌总数均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增速达84.4%(年新增家),在全国挂牌总数前十的城市中排名第一,高于4个直辖市,新三板企业中进入创新层35家,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新增挂牌企业净资产均值在北上广深中排名第一。

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成为国家首批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工程城市。蓬勃的交通运输业,撑起了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骨架。昨天的3条新线开通后,广州地铁总里程达到.7公里,继北京、上海之后稳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广州地铁的准时也堪称“业界良心”,年,广州地铁列车正点率达99.91%,再次创出历史最优水平,世界地铁协会(CoMET)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广州地铁的行车服务可靠性排名世界第三。广州地铁现已承担全市40%的客运任务,每日平均客流量超万人次,客流强度全国第一。

代表有话说

赵军明:

广州为什么要全面实施制造强市战略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党组书记、主任赵军明日前在参加党代会分组讨论会议时说: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出台了《广州制造战略规划》、《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及布局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广州制造战略规划》为龙头,形成了行动纲领,明确了十大重点领域,既有顶层设计层面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又有工作层面的具体抓手,立体式、全方位,布局推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的行动纲领。

赵军明就如何形成广州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尤其是如何提升工业和制造业水平谈了一些体会。

首先,广州为什么要全面实施制造强市战略?第一,从世界都市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近年来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替代第二产业,从制造业中心转向服务业中心是国际大都市的整体趋势,对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地位冲击比较大,但是,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包括东京、纽约和伦敦等大多数以金融和服务为主导产业的城市,遭受了比较强烈的冲击。现实倒逼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制造业的作用。随后,以美国为首提出了工业再回归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日本也高度重视制造业。应该说,全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制造业回归,在全球技术革新和经济格局当中,重新树立起来,重塑高新技术推进高端先进制造业,特别是实现制造业的升级发展。第二,从广州自身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来看,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产业根基比较深厚。在总共41个工业门类中,广州市有35个,工业体系比较全,市场配置资源能力很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在加快形成。三大战略枢纽、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建设等,对于广州工业和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环境。但是,目前广州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还面临着挑战。全市制造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不高,产业发展新动能不足,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报告提出,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70%,广州制造业质量和效益增长的空间很大,潜力很大。

那么,广州当前该如何全面实施制造强市战略?首先,一定要加大要素保障能力,形成支持产业的政策。发展制造业,要有空间。城市更新,不要将工业用地全部转为商业用地,工转工也可以。高端制造业污染是很小的,完全可以做到符合环保要求。第二,要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实现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传统工业更迫切地需要转型升级,就是要创新。第三,要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培育发展新优势。信息经济是驱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近期,准备出台广州市互联网产业实施意见,确定广州市互联网1(核心区)+5(基地)+10(互联网+小镇),把广州市互联网产业空间布局和有关政策理出来。推动广州市集成电路产业的实施意见,把广州今后10年、20年,信息经济基础这一块的建设布局起来。第四,立足全球视野,开展招商,打造增长新动力。要引进一些好的重大项目。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也是全球发展的一个趋势。有机会要把好的企业引到广州,共同发展。最后,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转自广州日报

协会秘书处:、

办公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最佳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ttosurfaces.com/xxcyfz/101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