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秘档案系列之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5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加码“新基建”龙头追踪逆周期增长

受到重大宏观因素的冲击,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短期经济下行,“新基建”是当前少数几个增长确定性较高的投资领域之一。在5G基建、特高压、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加持下,“新基建”在未来5到10年之间将大幅拉动相关产业的增长。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紧密跟踪中国战略新兴成份指数(),所选股票的新基建属性明晰,主题指数的编制规则综合考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个股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全局把握新基建龙头公司带来的高确定性增长。适合有意向配置新基建产业的投资者,作为长期配置的优质产品。

“新基建”是全球需求下行背景下的“增量逻辑”行业,属于新时期的逆周期刺激,不受全球需求下行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确定性。从新基建的细分领域来看,包括5G基建、特高压、人工智能等7大“新基建”板块,我们预计相关板块将持续获得政策支持。

新基建将带动多个产业的发展,增长潜力巨大。悲观/乐观预测年至年“新基建”7大领域以及5G带动的上下游基建新增投资合计规模为6.9万亿/10.3万亿,复合增速CAGR悲观/乐观预测为8.5%/16.1%。

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跟踪中国战略新兴成份指数(),把握新基建发展的增量逻辑,持续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中国战略新兴成份指数的成分股新基建属性突出,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的个股。

指数在编制的过程中,综合考虑日均成交金额、营业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通过慎重考量入选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着重选取盈利能力优秀的上市企业,兼顾个股在二级市场上的流动性,综合加权。重仓股票多为相关行业高成长性龙头企业,为A股市场上的优质资产。

年以来,新兴成指全收益指数累计年化收益为10.36%,年化波动23.33%,最大回撤41.73%,Sharpe比率0.44。无论从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来看,新兴成指全收益指数均领先于同期主要宽基全收益指数表现。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是业内最早成立的独立数量团队,由20多位经验丰富的海内外专业投资经理和专职研究人员组成。截至年4月21日,旗下共有68只ETF,合计管理规模.21亿元,在业内领先。

基金经理徐猛先生,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具有17年证券投资经验,长期从事股票与量化投资研究工作;另一位基金经理庞亚平先生,统计学硕士,拥有多年ETF产品管理经验。

I

“新基建”加持,战略新兴产业景气长期向好

新基建持续拉动新兴产业投资

“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涉及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中心等七大领域,其本质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不同于传统基建(以“铁公基”为代表)以土地、资源等要素投入为主,新基建则是加大高端装备、高端人才、高端技术等要素投入,带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新基建并非是为了应对疫情冲击才推出的政策。早在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年政府工作报告。

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出“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三方面内容。

新基建是全球需求下行下的“增量逻辑”行业,属于新时期的逆周期刺激,不受全球需求下行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爆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逆周期政策再度加码,当前时点多次提及包含5G、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在于当前正处在新一轮的技术进步上行期,“科技基建”的加码符合当前科技环境。另一方面,年也是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最后一年,新兴产业有望实现冲刺。而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随着疫情的爆发而加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加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紧迫性。

新基建定位于数字经济新兴领域,所涉及的七大领域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新基建增量即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短期来看,新基建将促进疫情期间被抑制的需求有效释放,推动我国经济快速恢复到正常轨道。长期来看,新基建具有持续性投资带动效应,将通过产业链联动促进新兴制造业和服务业蓬勃发展,带来持续的经济社会效益。

5G基建崛起,将长期受政策支持

2月21日中国联通召开全国疫情期间投资建设工作推进视频会,明确要求各省公司突出重点、加快5G建设,上半年与中国电信力争完成47个地市、10万基站的建设任务,预计前三季度与电信合作完成25万站建设,比原计划提前一个季度。2月29日,中国移动表示,年建设30万个5G基站的目标不会变,今年将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建设5G网络。3月6日,中国移动发布年5G二期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公告,正式启动旗下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个基站的采购招标,拉开年5G大规模建设的序幕。近期,据报道,中国移动为满足建设领先的5G网络、打造云战略基础设施以及支撑CHBN四轮发展等需要,公司年资本开支预算为亿元。其中,5G相关投资计划约亿元。今年中国移动将积极推进5G建设,力争年底5G基站规模累计达到30万站以上,基本实现全国地市以上城区5G覆盖。预计-年或为我国5G建设高峰期。根据招商通信组,5G的宏基站总数约万座,取整预计为万座。参考4G的建网节奏,预计三大运营商对5G的建网进度如下表所示。

数据中心建设将使产业收益

经测算,从年至年中国数据中心的新增投资规模超过亿元。大数据中心产业链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上游基础设施、中游IDC服务、云服务及相关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下游用户组成。

上游基础设施主要分为硬件提供商,如IT设备领域的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光模块等,电源设备和运营商等。

中游IDC服务商分为运营商数据中心和第三方数据中心,前者如三大运营商,后者如光环新网、宝信软件这样的公司。

云服务及相关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为基础电信运营商和云计算厂商,运营商提供互联网带宽资源和机房资源,云计算通过租用或自建数据中心的方式来提供IaaS/SaaS等云服务。

下游最终用户包含互联网企业、银行、政府机关、制造业企业等。

AI为科技赋能,带动产业提速发展

AI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AI领域投资的提速,相关底层硬件和通用AI技术及平台的基础设施投资至年预计累计规模达亿元左右,其中AI芯片新增投资规模预计累计增加亿元左右,机器视觉领域新增投资规模累计增加亿元左右,因AI带来的云平台/数据服务/OS新增投资规模累计增加亿元左右。

从投资的角度看,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在AI芯片、传感器两大领域,因此未来人工智能基建首先受益的领域主要在AI芯片和传感器等基础设施领域。

特高压建设加大投资规模

近日,国网编制了年特高压和跨省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项目前期工作计划,计划中明确了2条直流特高压、5条特高压交流项目,以及提升特高压通道效率效益等13个重点项目。项目整体动态投资规模达亿元,其中特高压直流、交流、13个重点项目分别为、、亿元。招商策略也在3月8日专题报告《“新基建”到底能带动多大投资规模?》中测算过,目前特高压“在建”和“待核准”投资规模超2亿,预计年至年特高压新增投资规模超亿。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特高压加速建设主要在于逆周期调节的需求,预计特高压领域投资力度将持续加强。

新兴产业景气长期向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对于经济全社会以及长远发展有带头作用,主要特征为知识技术密集、物质消耗少、成长潜力大以及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定义,早期涵盖七大产业,分别是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十三五”规划中首次加入了数字创意产业;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又加入了相关服务业。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40个重点方向下的个子方向。

政策资金双轮驱动

政策: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作为“稳增长、促创新”的重要力量,战略新兴产业符合经济转型需求,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其快速发展。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十三五期间新兴产业发展的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部署,并着重强调了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的重要性。

资金:一方面,中央与地方政府分别成立了相关的发展基金。年6月,国家发改委成立了目标规模亿元的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建设,发挥支柱和引导作用。目前,多个地方政府已成立或预备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投入地方财政性资金,引导社会资本重点支持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科创板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自成立以来规模不断扩大,新兴产业的优质与高潜力企业得以通过直接融资获得资金支持。

以采购经理指数作为行业景气度指标: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指数(EPMI)整体好于整体经济PMI,说明新兴产业的景气度较高。受疫情影响,年2月EPMI仅为29.9%,随着企业陆续复工,3月份全国EPMI为55.3%,环比回升高达25.4%,反弹幅度超过整体PMI。从疫情因素来看,考虑到新兴产业复工率低于传统制造业,需求受物流和产业链也未完全恢复,预期短期EPMI仍是高扩张数据。长期来看,受新基建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有望持续景气向上,具有投资价值。

II

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基本信息介绍

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是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一只股票指数型基金,成立于年7月13日,目标基金为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场内简称:战略新兴)。现任基金经理为徐猛和庞亚平先生。

以下是两只相关联接基金的信息:

投资目标和投资范围

投资目标: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投资范围:本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备选成份股。为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基金还可投资于非成份股、债券(含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股指期货、股票期权、权证、货币市场工具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

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基金投资其他品种,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

通常情况下,基金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且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投资风险提示

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等相关当事人的业务发展状况、人员配备、管理水平与内部控制等对基金收益水平存在影响。因业务扩张过快、行业内过度竞争、对主要业务人员过度依赖等可能会产生影响投资者利益的风险。

相关当事人在业务各环节操作过程中,可能因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或者人为因素造成操作失误或违反操作规程等引致风险,例如,申购赎回清单编制错误、越权违规交易、欺诈行为及交易错误等风险。

费率结构

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的管理费和托管费分别为0.50%、0.10%,低于同类基金平均水平,更能吸引个人投资者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zy/358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