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特征目标通货膨胀及最优价格指数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8643.html

CPI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作为通货膨胀的参考指标,核心CPI就是核心通货膨胀的参考指标,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货币政策盯住目标通货膨胀率。那么,对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消费特征,作为目标通货膨胀率的参考指标,标题CPI与核心CPI哪一个更为适合?

对此,笔者试图从经济增长与调控的福利经济学角度,根据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消费特征,建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并通过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泰勒规则(TaylorRule),分析不同通货膨胀目标下的消费者福利损失情况,以确定诸如中国之类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合适的目标通货膨胀率。

一、我国及新兴市场国家的特征实事

1.食品消费支出份额及其弹性特征

恩格尔定律(Engel’slaw)认为,平均来说,随着居民平均收入的提高,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份额呈下降趋势。当这个定律应用到多国之间的比较时,可以认为,发达的高收入国家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份额要小于发展中国家,并且这种支出份额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平均意义,即,平均来说,高收入国家的食品支出份额要小于低收入国家的支出份额。图1是年的个国家间的食品支出份额与其相应的人均实际GDP对数的散点图。

图1食品支出份额与人均实际GDP对数的散点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食品支出份额,而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具有较低的食品支出份额,显示了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间的恩格尔定律,即,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份额较小而发展中国家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份额较大。具体到我国的食品支出份额,本文列出了金砖5国与5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食品消费支出份额上的数据,如表1所示。

正如格尔定律所揭示的那样,新兴的金砖国家在食品消费支出份额上要远大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金砖5国的平均食品消费支出份额达到了31.0%,而5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应的支出份额仅为13.2%。特别指出是,在所比较的国家当中,我国的食品消费支出份额最大,几乎是美国的5倍,也是其他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显示出我国居民在消费模式上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一致。

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消费品重要性程度的关键指标,它对消费者由于收入和价格波动所引起的福利变化起着至关的重要的作用。因此,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是影响具体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重要指标。图2是年个国家的食品收入弹性与其人均实际GDP对数的散点图。

图2食品的收入弹性与人均实际GDP对数的散点图

从图2可以看出,对于所有国家来说,食品需求对收入都是缺乏弹性的,这说明了在所有国家中,食品都是一种必需品。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由于食品支出所占的比重较小,可知它们食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会更小,这一点在图2中也得到了印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呈下降的趋势。类似地,为了说明我国与其他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食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上的不一致,本文列出了金砖5国与5个发达国家食品收入弹性大小,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金砖国家相对发达国家有更大的收入弹性,金砖5国的平均收入弹性为0.,而5个发达国家的平均收入弹性为0.。这说明了,相对于发达国家,像我国这样的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食品消费在居民的消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决定了宏观经济调控需要更多地考虑宏观政策对收入的影响,进而通过消费者的行为决策影响消费的福利水平。

进一步地,本文画出食品的自价格弹性与人均实际GDP对数的散点图,如图3所示,并列出金砖国家与5个发达国家的食品自价格弹性。从图3和表2可以看出,国家的平均收入越低,食品需求的自价格弹性也越小,新兴市场国家的食品自价格弹性要远小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依据这些事实特征,结合我国的具体数值,笔者认为,我国在消费模式上具有典型的新兴市场国家特征,即,相对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份额比较大,而食品的收入弹性较大,而自价格弹性较小。这些明显有别于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显然对我们如何选择目标通货膨胀的标的价格指数具有显著的影响,因为不同的特征事实最终会影响消费的行为决策进而影响消费的福利水平,而追求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宏观经济调控者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将这种特征考虑进去。

2.信用约束特征

发展中的和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有别于发达国家的特征是,有很大部分消费者无法获得足够的消费贷款以平滑其消费,即,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有较大比例的消费者存在着信用约束。表3列出的是金砖5国与5个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在无法获得金融服务的比例。

从表3可以看出,新兴市场国家存大着大量的消费者无法获得足够的金融信贷。就金砖5国来说,平均有50.4%的人存在着金融约束,而5个发达国家平均仅有5.8%的人口存在着金融约束。我国更是高达58%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金融信贷,这说明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很大部分的消费者在面临收入和价格波动的时候无法平滑地消费以最大化一生的福利水平。

这种信用约束的现状与完善市场经济环境的假设不符,也与经典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不符。而众多推崇核心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研究文献和实施实践都是基于完善的市场经济假设和完美消费模式的前提而做出的,因此,像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必须根据自身特征事实来选择合适的目标通货膨胀的标的价格指数,因为盲目地照搬发达国家的价格指数作为目标通货膨胀的标的可能无法实现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二、模型设定

(1)对外生冲击的响应过程

从经济的稳定状态开始,假设食品部门和非食品部门的生产过程受到各自生产率1%的随机冲击。利用上述的近似计算方法,运用MATLAB的DSGE数据计算工具包DYNARE,可算得如图4和图5所示的各内生变量的脉冲响应过程。

上述的原因说明了,在非食品部门的生产率冲击下,核心通胀的货币规则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更具有针对性。

相对于非食品部门的生产率冲击,食品部门的生产率冲击对于不同货币规则政策的反应相对复杂。从图5可以看出,对于各种价格指数指标,两种货币政策规则的调控过程是不尽相同的。由于食品消费的比重偏大、消费者对食品价格的敏感性较大,标题通胀所刻画的价格指数变化幅度要大于核心通胀。然而,正是由于标题通胀货币政策规则的调整力度大于核心通胀的货币政策规则,调控过程可以在保证食品消费比例更大(由于数值差别较小,图上只能看出细微的区别)的同时对非食品消费比例的尽可能往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向调整。这一点,在图5的食品消费比例和非食品消费比例的响应过程可以看出个大概。

综合比较图4和图5可以看出,在同样1%的外生冲击下,食品部门的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各指标的影响要远大于非食品部门的外生冲击,非食品部门的外生冲击对产出、消费比例的影响在10^(-15)(非食品消费比例除外),而食品部门的外生冲击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大都在10^(-1)-10^(-2)。这源于我国现有的宏观经济环境特征,由于食品是必须品,较高的价格弹性和较大的消费比例份额,使得食品的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影响远大于非食品。同时,非食品生产外生冲击的相关性较强,是人类参与的主观性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寻,而食品生产的外生冲击相关性较弱,往往受到季节、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因此,调控食品生产的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平稳发展影响是诸如我国这样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首要考虑的目标。综上分析,我们可认为,在我国现有宏观经济特征的环境下,实行标题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规则更有效,即更有利于宏观经济在受到外部冲击(这里指生产率冲击)干扰的情况下向稳态方向调整。

(2)消费者福利水平的比较

进一步地,判别一种宏观政策的优劣,不仅要在外部冲击的情况下考察这种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即这种政策对宏观经济各指标偏离稳态值回归的速度和过程,还要考察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政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只有那些对各宏观指标调控到位并且对消费者预期福利正向影响最大的政策才是最优的。为此,需要在给定冲击类型的条件下对不同货币政策规则所带给消费者的福利变化情况作一个考察。由于现在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研究大多认为核心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消费者福利,笔者就以核心通货膨胀目标制比较的标准。设,核心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和标题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消费者福利分别为:

由于在模拟计算过程中,并没有给出消费、产出数据的绝对值而仅给出比例的变化过程,因此,笔者只计算消费偏离稳态值过程中所带给消费者福利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种冲击条件下福利水平变化的差别。另外,由上节的分析可知,在两种货币政策规则下,非食品部门的生产率冲击对消费者福利影响差别可以忽略不计(仅有的食品消费比例的差别是在10^(-15)数量级),因此,本文仅考虑食品部门的外生冲击情况下的福利差别。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标题通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规则要比核心通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规则多给消费者带来1.85%的福利水平。因此,数值模拟表明,从消费者福利变化情况来看,在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发展的特征环境下,实行标题通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规则要优于实行核心通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规则。

(3)宏观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宏观参数的选择对本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而很多宏观参数值的选择或者是根据统计资料分析的结果或者是相关研究文献分析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是使得数值模拟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宏观参数选择的正确性。为此,为了验证本模型在判断货币政策优劣方面的有效性和稳健性,本文对模型中的关键性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珉瑞

码字不易,谢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zn/34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