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41期,总第88期
11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快速起步。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到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25%左右,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图片来自人民网
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
大数据产业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可以说,大数据产业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典型的企业主要包括两类,即提供大数据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以及利用大数据赋能的传统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在发布会上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快速起步,据测算,大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年超过1万亿元,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逐渐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大数据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基础日益巩固,产业链初步形成,生态体系持续优化。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总体目标,即到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图片来自人民网
与此同时,我国大数据产业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谢少锋称,目前,全社会对大数据认识参差不齐,相当比例的企业、部门、人员缺乏“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大数据思维,导致数据价值难以充分释放。大数据产业发展也面临着突出的人才短板。大数据技术人才不足,复合型人才更稀缺,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进程。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数据是新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产业提供全链条大数据技术、工具和平台,深度参与数据要素“采、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活动,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规划》坚持数据要素观,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导向,推动数据要素价值的衡量、交换和分配,加快大数据容量大、类型多、速度快、精度准、价值高等特性优势转化,支撑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激发产业链各环节潜能,以价值链引领产业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谢少锋介绍,《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导向,按照“价值引领、基础先行、系统推进、融合创新、安全发展、开放合作”的原则,围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着力推动数据资源高质量、技术创新高水平、基础设施高效能;围绕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着力提升产业供给能力和行业赋能效应,统筹发展和安全,培育自主可控和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
图片来自人民网
发挥大数据“5V”特性
工信部表示,目前大数据产业仍存在数据壁垒突出、碎片化问题严重等瓶颈约束,全社会大数据思维仍未形成,大数据容量大、类型多、速度快、精度准、价值高的“5V”特性未能得到充分释放。
为更好引导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从根本上遵循大数据的自然特性和发展规律,鼓励研发释放“5V”特性的技术工具,探索符合“5V”特性的模式路径,破解制约“5V”特性发挥的堵点难点,以产业高水平供给实现数据高价值转化。经过研究论证,推动大数据“5V”特性发挥需与产业发展的汇聚、处理、流动、治理与应用等核心环节紧密结合,多维度提升适应“5V”特性的发展水平和能力。
在发挥大数据特性优势方面,《规划》提出,要支持企业通过升级信息系统、部署物联感知设备等方式,推动研发、生产、经营、服务等全环节数据的采集。开展国家数据资源调查,绘制国家数据资源图谱。建立多级联动的国家工业基础大数据库和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信息等行业数据库,推动工业数据全面汇聚。强化数据“多样性”处理。
此外,《规划》还表示要提升数值、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类型数据的多样化处理能力。建设行业数据资源目录,推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融合和开发利用。
图片来自人民网
当前,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产业作为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引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机遇期,《规划》的发布,对于抢占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新赛道,争夺大数据产业发展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请后台回复“大数据”获取《规划》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