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概要
1、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主要内容如下:
1)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已经累计安排超过亿元,重点支持了补短板和促普惠两方面工作。在补短板方面,落实政府保基本职责,支持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在促普惠方面,针对大城市养老服务“一床难求”等问题,启动实施了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引导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养老企业多方联动,为中低收入老年人提供越来越多的普惠养老服务。
2)支持政策逐步完善。陆续出台《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还有《关于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各地也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地方实际需求的土地、规划、报批建设、财税补贴、医养结合、消防、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养老服务发展的营商环境逐步改善。
3)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我国养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养老服务能力和质量大幅提升。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数已经超过万张,养老机构超过3.4万个,其中社会力量占比超过50%。同时,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与养老服务也在快速融合发展,一大批机构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细分领域进行战略性布局,为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更多的养老服务选择和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2、现有养老模式主要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三种模式。从场所、适用群体以及特点进行三种模式对比。
3、产业链主要围绕老人需求,涉及生产制造、专业服务、保险、人才培训等多个环节。
上游(产业需求):器械与设施(诊断器械、智能硬件、康复辅具等)、信息化解决方案(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紧急呼叫等)、人才教育与培训(职业学校、培训机构)中游(服务模式):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远程监护)、社区养老(日间照料、社区服务)、机构养老(全方位服务)下游(支付方式):个人自付(老人、子女等)、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长期照护险)、商业保险(各种商业养老保险)4、养老产业存在的问题
1)医疗资源匹配不均,虽然政府出台很多医养结合的政策,但在落地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问题,使专业养老机构和上门服务机构发展带来阻碍。
2)行业人才短缺,随老龄化严重及需求的提高,对护理人员数量及专业性要求更高,造成专业化人才短缺。
3)行业认知水平有待提高,行业整体对市场需求及养老服务的认知和理解不够,很多企业没有依据自身情况,负责其他服务机构的模式,造成需求和产品或服务不匹配。
4)消费观念有待转化和提高,目前老人对主动防御、疾病管理的意识比重较低,需要提高相关方面知识普及,提高主动防御,带动消费。。
02结论与启示1、从产业上看,上游产业中,器械与设施和信息化解决方案比较成熟,人才培训发展随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的提高,增量市场将会有所上升,中游市场由于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比较晚,标准体系及商业模式目前还不够完善,有待提高和完善,下游随着国家对养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