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闻坤)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日前,人工智能“独角兽”云天励飞宣布完成新一轮超过10亿元战略融资,半年内累计完成超过20亿元融资。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将在智慧园区、多功能杆、智慧管廊等业务板块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同时,全方位提升网信生态、AI芯片和算法技术能力。
资本市场看好云天励飞,看中的是该公司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景,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攀升,深圳制订实施《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培育骨干企业,不断优化产业生态体系,引领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挑大梁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云天励飞正式加入华为昇腾万里伙伴计划,携手共建全国数字经济样板城市。目前,云天励飞已建成深圳十个行政区数据汇聚的“全国最大动态人像检索平台”,参与建设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全球最大室内‘一脸通’解决方案”、港珠澳大桥智能通关系统、深圳机场AI大脑、南园智慧社区等项目。入选首届AI国家标准化组织,加强重点标准研制和试验验证,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一家创新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据了解,深圳前瞻性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海洋产业等领域,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涌现出一批如华为、腾讯、云天励飞、大疆等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雁阵式”全新创新梯队,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事实上,深圳新兴产业企业的勃兴发展和政府出台实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紧密相关。在政府引导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基础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年到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多亿增长到多亿元。去年,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15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59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07亿元;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61亿元;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09亿元;新材料产业增加值.19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8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40%左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深圳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引擎。
新兴产业聚集发展迈入“引领”时代
前不久,位于南山区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的大疆天空之城项目封顶。作为大疆全球总部基地,以巨型钢架为支撑、6个“悬挑方体”构成的地标式建筑,成为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张名片。
在大疆天空之城周围,一座座楼宇拔地而起,这里将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的产业集聚地,也将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核心引领区之一。
按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反过来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根据《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我市以信息经济、生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等为重点,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培育骨干企业,不断优化产业生态体系,引领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近年来,深圳积极布局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聚集区,并结合城市发展的空间战略布局,支持全市10个行政区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发展重点产业和园区建设,加大力度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如今,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迈入“引领”时代。以激光行业为例,宝安区激光技术产业规模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国内第一大激光产业聚集区。宝安区新桥全力打造激光产业园,集聚迪能、创鑫激光等行业巨头及创新型企业,未来将建设成为百亿级产值以上的专业化园区。年,深圳激光产业的规模达多亿元,约占广东省的70%,全国的25%,逐步形成集上游激光核心零部件、中游激光加工装备和下游激光应用的完整的激光产业体系。
延伸阅读:
央地多举措力促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来源: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有关部门和地方正酝酿更大力度的财政金融投融资举措,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包括提供千万至数亿元的财政项目资金,大幅增加信贷、保险等中长期资金支持等,产业引导基金也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加速集结。业内预计,在多方加码投资系列利好下,未来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20%左右,成为“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央地加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四季度伊始,多地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迎来密集开工。10月17日,安徽省第十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举行,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有84个,占比超过三成,总投资.5亿元。10月16日,重庆江津区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81个签约项目总投资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7个。山西日前聚焦“六新”项目,围绕电子信息、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开工项目个,计划总投资亿元。 项目加快开工的背后,是多方集中发力,加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9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将有效推动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聚集。 地方上,9月28日,广东举行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闻发布会,明确布局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针对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等领域给予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产业基金等支持保障。山东日前提出,力争到年培育认定15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土地、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另外,深圳、天津、宁波等地也展开相关布局。 “当前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好、后劲强,前三季度在制造业整体投资同比下降6.5%的状况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了9.3%,其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了21.2%和9.3%。”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当前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获得更大的支持力度,包括芯片、集成电路等面临“卡脖子”问题的关键领域,以及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代表产业链升级大方向的重点领域有望成为投资热点。 多路资金加速涌入 一揽子政策利好下,更大力度的财政金融投融资举措正在加速落地。财政支持方面,深圳日前下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年第三批新兴产业扶持计划,计划项目合计个,涉及政府资助资金总额万元。新疆设立万元自治区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对13个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江苏省财政厅下达年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6.88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41个重点项目。 金融业支持力度也将加大。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梁涛22日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更好地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幅增加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资金支持。广西、安徽等地银保监局近日均明确,从银行信贷、保险等多方面入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 直接融资支持方面,产业投资基金持续发挥重要作用。9月28日,众邦基金联合长江产业基金设立了亿规模的长江卓尔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智能制造、医疗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石化也成立50亿元基金,投资布局高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记者从清科研究中心获悉,截至年上半年,我国已设立的产业类引导基金数量达到支,已到位规模3.01万亿元,主要围绕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类政府引导基金数量达到支,已到位规模0.64万亿元,主要围绕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科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针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 多元融资方式需进一步完善 业内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快,对技术研发、人才储备的融资需求期限长,需进一步完善多元融资渠道。 范若滢表示,一方面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不匹配,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另一方面,创投市场发展不够规范、成熟,我国创投资本存在明显的短期逐利特点。此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仍不够完善,这导致前期我国大量国内新经济公司选择到境外上市进行融资。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副所长周游表示,传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可能难以满足新的投资模式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在投资政策上,积极实行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合理调整和变动,同时规范并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模式,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 围绕建立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元投融资渠道,范若滢表示,需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鼓励商业银行与创投机构、政府产投基金等加强合作,为优质新兴产业企业提供全周期、综合化金融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专业银行。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融资需求,应有特殊的工作机制和组织架构安排。此外,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成长壮大的融资渠道。以科创板改革为契机,建立起向硬科技企业精准输送金融血液的对接机制,助推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更多精彩:
陈如桂:深圳将全面深化与港澳合作
重磅!深圳40条“大利好”来了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与评论员余治国共同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深圳之行
吴思康:深圳要为全国破解难题提供示范和方案
吴思康主任向境外22家主流媒体采访团介绍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情况及未来规划
广东省长马兴瑞:深圳应该能有更大担当、更大作为
央媒专访!深圳市委书记重磅解读深圳发展新格局!
深圳市委书记、市长会见!国家又一大礼包兑现!
吴思康:经济逆势增长深圳主动作为展实力显信心
李希马兴瑞到深圳调研
深圳“飞地”模式“飞”入《新闻联播》!
国务院宣布!深圳平方公里高新区又迎来重磅利好!
深圳“超级校园”惊艳亮相
非常时期,深圳书记和市长紧急调研,释放4个新信号!
鹏城政事
央媒重磅点名深圳+东莞+惠阳+…建平方公里“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
新华社:“新基建”在深圳率先火起来!
推荐阅读:
新华社
“五位一体”:全方位展现先行示范区新作为(系列报道五)
新华社:大数据——深圳城市治理的硬核“神器”(系列报道四)
新华社
“疫情大考”下的深圳:一场城市应急和管理的“压力测试”(系列报道三)
新华社:看疫情和外部环境双重冲击下深圳经济为何能逆势突围(系列报道二)
新华社:重大风险挑战面前特区干部的新担当新作为(系列报道一)
新华社:“新基建”在深圳率先火起来!
新华社“数”说深圳制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底气
新华社深圳“抗疫”系列报道之四:城让入,家让进,心不慌
新华社深圳“抗疫”系列报道之三:全力以赴科学救治
新华社深圳“抗疫”系列报道之二:巧用“科技”赋能
新华社深圳“抗疫”系列报道之一:克难点,应大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