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界定一下独立的概念,律师执业中“独立”有两层意思:一、律师法中规定的拿到律师执业证的独立(注意这里的律师执业证不包括律师实习证);二、律师财务和案件上的独立(具体指律师自己找案源、自己办案,自负盈亏)。一个正常律师申请和发展轨迹应该是:通过司法考试获得司法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到档案所在地律协申请律师实习(实习期为一年)——实习期间参加律协组织的培训——实习期满后参加律协组织考核——考核合格到司法局申请律师执业——区县市两级审核通过后司法局颁发律师执业证。(这里就是刚才说的第一个层次的律师可以独立执业了)。接下来谈谈第二层意义上的“独立”,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点很值得大家考虑:1.独立的前提永远是能力。能不能真正实现“独立”执业,关键还是看能不能有自己的案源和独立承办案件的能力。(尤其是北京地区激烈的市场竞争,大部分律师拿到了红本,一方面是受能力的限制,一方面是受资历的限制,年轻律师的独立执业往往举步维艰)如果没有足够的办案经验和实力,贸然去开拓案源,有了案源办不好,就成了本末倒置,最后搬起手头砸自己的脚。2.如果不自律,还是别独立。在大所大团体里,人往往受到各种约束和制约,而团体的“淘汰机制”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不会过于“懒散”,而独立之后,你也许要面临很长一个阶段“无人管理”的状态。所以,学会自己管自己,制定目标和计划,并且严格执行,如果你可以做到,并且做好,那么某种程度上,你会发现,其实所谓的完全的“自由”其实是不存在的。独立之后的“自由”,其实是你在某一次,某一阶段的成功之后,精神的鼓舞和振奋,物质的回馈和满足。3.何时选择独立合适?关键看案源。正常的律师发展,是跟随团队或者老板办案多年,积累自己一定的人脉和客户,最后选择独立,拿高回报的同时独立承担风险。在这我想强调的是另一部分年轻律师,如果你本身就拥有良好的优质的客户资源,其实也是可以独立,即便是你经验不足,你也可以选择经验丰富负责的律师合作,严格控制好办案质量,既能提高业务能力,同样可以获得高回报。4.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走,个人有个人的追求。追求稳定和愿意挑战,是两条路,没有对错之分。在很大程度上说,独立意味着“风险”,高风险高回报,这几乎等同于“创业”。而现实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胖乎律师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