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聚势发展携手共赢
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成立
暨清华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峰会举行
打通工业产业链,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帮助企业提质增产;拓宽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合作交流平台,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态势……9月16日,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成立暨清华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峰会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举行。
合肥都市圈八市经信部门联合发起成立的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旨在打通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搭建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合作共建政产学研基地,提升工业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合肥都市圈打造成为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图为会议现场。郭如琦摄
家主导产业企业聚势发展“今年,受疫情影响,工业产业发展面临巨大考验,产业链迎来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为快速打通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打造工业产业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合肥都市圈成员单位经信部门会同各市龙头企业和中国科大、合工大、安大等高校以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清华合肥院等科研院所发起成立了这个联盟。”市经信局区域合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天的成立大会上,合肥都市圈八市经信局负责人共同为“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揭牌。目前,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拥有第一批成员家,主要由主导产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六大类组成。其中,各市主导产业企业家,包括蔚来(安徽)、科大讯飞、长鑫存储、联宝科技、维信诺、京东方等。
江淮蔚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张大岗摄
“联盟的成立将能快速打通工业产业链,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帮助企业提质增产,有助于拓宽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合作交流平台,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该负责人说。未来,联盟将以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工业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不断完善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积极推进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发展,加快产业集聚,提升产业能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共同推动合肥都市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拓发展。
联宝科技笔记本整机组装车间。张大岗摄
8家理事长单位轮流“坐庄”相较一般联盟理事长单位只有1家,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理事长单位有8家。谈及这样的设置,该负责人介绍:“这是根据合肥都市圈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安排,也是联盟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合肥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新型显示实现“从砂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集成电路年复合增长率居全国前列、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维信诺生产的柔性屏产品。郭如琦摄
同时,圈内其他兄弟城市也立足自身条件,逐步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产业体系,如芜湖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滁州的硅基材料、淮南的新型化工、蚌埠的新玻璃等。“都市圈内每个城市选出一家理事长单位,8个理事长单位轮值,轮值期内将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引领圈内企业做到产业聚集、错位发展,真正做到龙头企业‘各领一条链、各带一个产业’,形成‘大带小、共发展’的格局。”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联盟内已根据各成员单位的特点梳理出12条产业链,“随着联盟的扩大,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这些‘链’,真正实现‘补链’、‘延链’、‘强链’。”
搭建企业与高校沟通交流桥梁“发起单位中的中国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将利用所拥有的科研成果实实在在为合肥都市圈产业发展做贡献。”该负责人介绍说。当天的成立仪式上,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与清华长三角区域研究院所签订产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充分发挥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载体平台作用与清华大学的产业创新资源优势,有效落实合肥都市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共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郭如琦摄“这次的结盟是要打通链条,将清华的技术与合肥都市圈内区域市场要素、需求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反过来,产业向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给技术发展提供更大发展空间。”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永说。
延伸阅读
精准对接寻求合作
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企业发布新产品
昨日下午,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发布了新产品及产业合作指引。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苏州清研微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圈内成员单位和长三角地区的科研院所及企业,纷纷在会上发布需求,寻求产学研合作,共同发展。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产业发展“我们研发了一款微小部件高速高精度自动分拣装备,可以用于毫米级晶片、元器件和机械配件的检测和筛选,分拣效率很高。”昨日下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带来了三款新产品,计划通过不同方式,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寻求科技成果产业化。据了解,微小部件高速高精度自动分拣装备作为其中一款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半导体中的晶振为例,国内厂商每年有数十亿片晶振需要进行外观检测,所需劳动力和时间成本巨大。“在强需求驱动下,对自动化质检的效率和正确率等也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近日,在国产大飞机工艺材料对接工作推进会上,安徽未来表面技术有限公司成功通过商飞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评估,成为首批进入供应商储备库认定程序的6家企业之一。作为联盟成员,安徽未来表面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晨表示,科研院所在技术上有优势,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能有效整合产业上下游链条,助力制造业发展。
长三角科研院所为产业赋能今年6月,合肥梳理出12条重点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成为一个产业焦点。此次,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发布了三种新品,其中AI驾驶安全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驾驶人异常状态及险态驾驶行为的预测干预,形成智能安全驾驶综合解决方案。“此次长三角的科研院所来合肥寻求合作,能够更好地为产业赋能。”在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看来,技术突破带来的新产业、新生态,新产业需要跨界融合,从而打破企业边界、行业壁垒,促进产业、企业和产学研之间深度融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海纳认知与智能研究中心研发了一款多目立体集齐视觉传感器。据介绍,这款产品可以用于智能驾驶、安全监测、纳米级材料3D结构实拍、检验检疫等,计划与合肥都市圈内汽车整车、零配件生产厂家、安全监测设备研发制造企业类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
“合肥造”产业新品寻求合作合肥荣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打“智能+健康”主基调,不断融合人工智能语音、物联网、新材料应用等跨领域前沿技术,推出了电饭煲、养生壶、空气消毒净化一体机等新产品。据介绍,合肥荣电希望能与联盟会员开展战略投资合作,依托高效平台,整合三方资源,直接参与学校研发机构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承接载体。同时,联合联盟会员开发运营生态产业项目,比如工业旅游、网红直播等。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和外界接触最多的衣物的消毒杀菌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