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5图,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文章首发于猫哥的视界(maogeshijue),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最近知识星球的铁杆粉丝关于高考后怎么给孩子选择专业的问题比较集中,今天就谈谈这个问题。
我看问题从来都是从面到点,从宏观到微观。所以,高考后怎么给孩子选择专业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如何给孩子规划人生的问题。
所以,这篇文章不仅仅针对高考学子,也针对所有有孩子的父母,如何未雨绸缪提前给孩子规划人生。
规划人生首先就是要掌握时代的趋势,人的命运一定是跟随时代的潮流滚滚向前的。
1理科比文科重要
未来时代的趋势是什么?
我一直在讲,旧时代在缓缓降下帷幕,新时代大门正在向我们打开。
这个新时代就是应用科技革命引发的时代变革:
5G改变社会来一波变革;
量子革命与人工智能再来一波变革;
人工可控核聚变就是 洗牌。
以上就是未来三十年时代发展的基本脉络。
了解这个脉络,未来的发展趋势就非常清晰:
首先,理科比文科重要!
受中美 的影响,这个趋势将提速!包括今年高考之后,理科专业的招生数量在加大,文科在缩小。未来这个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即使大学毕业,未来理科就业也远比文科更容易,发展前景基本就是两种命运。
其次,未来大学招生会更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高考分数的比重会下降——对于一般大学这个趋势还不明显,但是对于 大学这个趋势未来几年将非常明显。
我觉得未来 大学,就是、这类的大学,高考成绩所占的比重可能会降到60%以下,其他能体现综合素质的才艺——口才、技能、体育、文艺这些可能要达到40%。
一般的平民大学,未来高考成绩也不会是%,至少也要留出20%来考核综合素质。
以上说明什么?
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理科)的兴趣!
怎么培养?
这里就直接给结论了。
孩子小学之前,一定要送孩子参加课外培训课。这个培训课主要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这个阶段不建议让孩子去学习知识——包括什么数学、英语、语文这些统统没必要在这个阶段去学习,这个阶段就去培养兴趣,比如:
机器人与编程;
舞蹈与跆拳道;
音乐与乐器(这是特别烧钱的爱好,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不推荐);
演讲与口才等等。
孩子读书以后,就要开始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阅读是语文的基础,语文水平对于孩子未来的潜在影响远超普通人想象),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比如:
经常带孩子去逛图书馆、书店;
带孩子去科技馆或者参加科技类夏令营;
送孩子参加与自然科学相关的课外培训;
支持鼓励孩子在家里做各种科学实验;
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尝试让孩子学习建立最简单的数学模型。
自然科学的基础,一个是语文一个是数学。语文能力的核心是书写与阅读;数学能力的核心是逻辑。把这两个基础打扎实,孩子的未来就一片光明。
按:我觉得即使你已经参加工作,至少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值得加强的,我在内部群与知识星球推荐了五本书,其中一本也是数学模型。
2专业选择
下面谈谈高考后专业选择的问题。
首先是理科。
理科 的专业有这几个:
计算机专业,这个毕业后的工作俗称“码农”,不要小看这个“码农”,这是未来需求最多的职业,也是收入 的职业之一,。基本毕业三年上个一个台阶,三十岁左右就可以达到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嗯,小时候,培养孩子对计算机与编程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未来计算机专业的需求只会比过去多不会少。
通讯电子,这个不用说,未来10年是5G时代,5G之后还有6G,通讯电子这个专业在未来20年都是热门专业。现在这个专业如果进入华为,干几年平均薪酬都是70万人民币起。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是时下最热的专业,这些专业未来享受20年的红利一点问题也没有。
数学,这种感觉很基础的专业,其实未来应用领域需求也很大,当然读数学专业 再继续读研究生,如果混一个数学博士,那起点就很高了——包括金融行业产品的顶层架构设计,互联网企业的顶层架构设计都需要大量的数学博士。这些人才目前起薪都是7位数。
按:前段时间某大银行招应届毕业生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银行居然招理科生的比例超过了文科生!理科主要专业就是计算机与数学,文科包括正儿八经的金融专业居然占比低于50%!未来理科毕业生挤压文科学生的就业机会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按照国家的产业规划,目前航天航空、材料、精密设备这些都是我们目前的短板,也是未来国家会大力发展的产业,所以,这些专业未来前景也还可以,但比上述几个专业还是要逊色。
因为这些产业国家很可能主要是动用国企来干,所以未来就业主要在国企,好处是比较稳定,收入也能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现在还达不到,未来会慢慢改变),但是发展是有天花板的,能干到金字塔尖的都是凤毛麟角——比如歼20的总工这类的。
海洋专业应该也不错,21世纪属于海洋的时代,这个领域未来也应该不错的前景。
理工科比较坑的专业就是传统行业,比如,化工(特别是石油化工)、生物、环境、机械制造这类的。因为传统行业未来是走下坡路的——我们现在已经遇到比较普遍的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未来这些行业很难有好的前景。
另外提醒一下,前几年得益于房地产的发展红利,所以,工程建筑相关专业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大学毕业出来也边比较好就业,收入也高,但是未来房地产是走下坡路的,所以建筑工程专业未来与过去差别很大。
如果一定要读这类专业,建议考虑建筑设计这个方向,未来向3D建模这个领域走,5G、6G时代对3D建模、虚拟空间设计与搭建人才的需求会非常大。
以上思路也可以作为在读的学生考研方向的参考。
下面再说说文科。
首先读文科的你得做好思想准备——未来就业相对理科生压力要大一个级别,而且即使拼命努力,收入也要低一个级别。这也没办法,文科能干的职业,理科上手很容易,而理科能干的,文科基本是干瞪眼。
比如猫哥就是理科生,但是写文章即使遣词造句不如中文专业的考究,但是写出来的文章也比普通文科专业毕业的学生更受欢迎。
相对而言,文科比较好的专业主要有四个。
医学(有些医学专业是文理兼收的),文科学医相当于升级——也就是可能可以达到理科的发展机遇。
过去我们医疗体制有点问题,医院(医院之外)医生收入低,责任大——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所以,网上有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收入与付出严重不匹配导致中国新增医生数量一直在持续下滑。
年中国执业医师数量为万(不包括助理医师),每万人占比为19人,而美国万人医生占比为29.5(美国万人医生占比远远比中国高,还是预约看病制度,中国却能做到及时看病,可以想象中国医生的付出)。
最关键的是,年——年,中国25——34岁医生比例从31.3%降到22.6%;60岁以上医生比例从2.5%增加到11.6%。
管理层已经注意到这种严重情况,但是过去我们医改一直推进很难,主要原因就是被民粹情绪绑架,这个就不展开了,直接说未来趋势。
现在医改力度很大,包括要保障财政对医疗的投入(地方公立医疗被中央财政接管)。控制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医院人员的收入水平,发展私立医疗等等。所以,直接给两个结论:
1、普通老百姓未来一定要买一份商业医疗保险,仅仅靠社保是不够的。(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冰火两重天—福利医疗与坑爹保险》,大家可以网上搜搜去看看)
2、医疗系统人员未来收入会逐步提高。
我觉得未来中国的医疗系统人员平均收入应该能达到接近中产阶级的水平。可能公立医疗的人员收入低一点,不过很稳定;私立医疗机构人员的收入应该会很高。所以,学医的前景应该是很好的。
师范,这也是文科比较好的专业。教师待遇未来看得见会逐步提高的。
医学与师范我觉得可能是学文科的女生 的专业,别的不说,就是未来婚恋市场,这两个职业的女生都比其他职业有很大的优势——呃,豪门世家选媳妇,这两个是 的职业。
媒体与应用专业,这个领域潜力很大,原因很简单,传统的媒体在走向没落,新兴媒体正在崛起。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