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所的差异化品牌建设,可从选择特定目标群体入手。
年5月26日,上海发布“十四五”时期旧区改造总体目标:-年,计划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余万平方米,受益居民5.6万户。旧区改造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但动拆迁带来的巨额补偿也给家庭纠纷埋下了隐患。
拆迁补偿的内部分配纠纷,拆迁涉及的房产买卖、户口纠纷等,与婚姻家事中的问题交叠,使家庭矛盾复杂化。这些家庭亟需精通多领域政策和法规的律师为其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
如何整合多角度诉求,形成一体化服务成效?如何进行多领域知识管理,解决复杂的家事纠纷?中小所如何打造差异化服务标签?近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的指导下,律新社研究中心在开展《中国婚姻家事法律服务品牌发展报告()》及《精品婚姻家事法律服务品牌指南()》调研工作时,与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主任、宝山律工委征收动拆迁业务研究组副组长张健律师进行了对话,共同探讨中小所的“一体化”尝试。
01对接需求
中台系统的前中期把控
年,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灏思瑞”)的5名主要团队成员共办理业务件,年度创收突破千万。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律所的“中台系统”建设。
张健介绍,灏思瑞的中台系统是由一名职业经理人作为负责人,几名律师各司其职、共同组成的管理系统,能够一站式解决律所运营和管理的相关问题。
中台系统主要负责前期的客户对接、客户需求采集和案源分配;中期的开庭前审核;后期的业务归档、知识管理和律师专业能力培训,以及品牌推广和建设。
自留学归来后的十余年里,张健一直从事婚姻家庭、房产方面的相关工作,担任一些居委、街道的法律顾问,也曾在法院担任调解员。去年,一位重要的客户就是因在几年前的动拆迁调解中接触过张健,认可他的专业能力,才再次寻求合作。
律所人手有限,能否及时对接这些客户并进行针对性反馈,直接影响到后续能否达成合作。中台系统的职业经理人将客户信息采集后,会提取一些关键词,如“继承”“离婚”“动迁”等,再根据所内律师各自的业务领域进行分配。
资料来源: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中台张健说,灏思瑞的所有案源均由中台分配,不存在“个人案源个人做”的情况。这样不仅能有效减少所内竞争和初期对接成本,还便于后期业务成果审核的标准化。
在案件资料搜集和准备阶段完成后,开庭前,负责业务的律师会将相关资料全部提交回中台系统,由职业经理人及其他律师从资料准备周全度、辩论观点视角、案件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审核,审核达标后才能开庭,确保服务质量。
02知识体系构建
依托中台形成知识结构化矩阵
完成服务后,职业经理人会将本次业务的全流程归档到中台系统,便于后续进行内部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不仅有利于快速为客户提供结构化的咨询服务,优化客户体验;还能提效内部服务和培训流程。这是做“一体化”律所运营和服务的基础。
走差异化路线的中小所一般人员有限,难以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专题研究,做好已有案例的知识管理就尤为重要。灏思瑞根据年客户的纠纷案由,统计出了业务交叉领域的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中台由上图可见,离婚、继承这类传统婚姻家事法律服务与动迁、劳动领域交叉的情况较为常见。以房屋动拆迁在离婚纠纷中的体现为例,经常遇到两种情况:一是房屋本身就是动拆迁所得,财产分配需要首先界定该房屋属于个人财产还是家庭财产,再进行财产分割;二是离婚期间正好遇到房屋动拆迁,拆迁补偿如何在家庭成员间分配。
为解决这些问题,律师应该从动拆迁政策、协议、补偿款发放、后续分配、其他风险等方面为当事人提供建议和服务。张健认为,从实务角度看,应着重在以下方面加强该知识体系“矩阵”的建设:
一是